除了已更新的爆款打造丶竞品丶策划丶营销等等之外,将会陆续更新团队丶管理丶品牌等等内容
以下是连载的最新更新:
续上
一离开红茶微凉的办公室,我就直接把麦芽喊到会议室,然后把公司对她的工作期望跟她讲了。
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尴尬,毕竟原来我们两个还是无话不谈的好友来的。
但现在,更像是一位上级对一位下级的工作嘱咐。虽然整个过程我还是尽力的想谈话能够轻松点,但这种努力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谈的内容就是如此,所以我只是希望我所说的内容能够精确地表达到这种意思。
至于麦芽能不能习惯我这样,或者有没可能有其他负面的想法,又或者这样会不会影响到我们以后的关系,我当时也只好不顾了。
不过还好,毕竟这种安排她能看出来是对她好的,所以也没太大的问题。
是我自己想多了,单独的沟通,和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其实对方是很容易接受的。
说的容易,但是要真的让麦芽变成一个策划就不容易了,先不说策划的专业性(这个我也半桶水),最起码要把麦芽变成能开始像一位策划那样思考问题。
我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从以前的给问题和解决方法,到只给问题。
以前是我看数据,找问题,想好怎么解决问题后告诉麦芽,麦芽再根据我的想法出文案和设计需求给到子兮。
这种工作方式分工比较分明,有点像流水线的方式,各司其职。
经过红茶微凉的说明后,我发现这种方式的危害性也是比较大的。就是麦芽这里一直都属于比较被动的做事,我只用到了她的手,并没有用到她的脑。
所以,我改成了碰到一些问题,就不自己想了,直接把问题丢给了麦芽。
“麦芽,这款包评价里有买家说里布质量不好,我怕影响了后面的购买。你看怎么处理下。”
“要怎么处理呢?”麦芽习惯性的问我。
因为以前,我会把我的解决思路告诉她的,所以她下意识的就问了出来。
“哦,可以……”我刚想说我的方法,突然意识到我也陷入了自己以前的习惯了,话马上就打住了,然后跟她说:
“我不懂,你想办法解决啊。”
麦芽有点发愣,不过看到我这么说她也没说什么,就只好应允了。
类似这种情况越来越多,虽然最后她出来的东西跟我原来想的不一样,而且也有点问题。但这是我必须容忍的过程。
有时我看着她处理事情的进度,也忍不住想自己赶紧把解决办法告诉她好让事情能快点解决,不过也只能强忍住了。
这样做了以后,有时的确会影响效率,发生效果达不到目的而返工或不停修改的情况。
但我发现麦芽的身上开始在发生变化,她开始去思考,开始去寻找解决办法了。
实际上这样做看起来也像是我因为升职了,把一些本该是自己做的事情踢给了她的样子。所以有时我知道她有点情绪或者不高兴。
我想过这种可能性:就是如果她真的这么想而离开的话,我也没办法了,这是我必须走的一步,也是她必须走的一步。
只有这样,她才能慢慢地能像一位策划那样思考问题。
但是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虽然她能自己解决问题了,但还缺一样:
就是她要能自己发现问题。
所以,还有第二步。
如何让一个人能自己发现问题呢?
问她为什么没发现问题。
“麦芽,这个热卖款最近评价说里布质量不好,你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这种话问出来会让人感觉压力,而且很烦。
但是很管用。
当慢慢发现麦芽独立解决也很好的时候,我就不帮她发现问题了,我就只问她:
“为什么你没发现这个问题?”
麦芽也许听到这个问题后会心情不爽,因为有很多次,本来她还是开开心心的样子,被我一问后往往就会变得沉默或不好意思起来。一个人很烦别人老问她为什么不发现这个问题,为了让自己以后不烦,那只能是自己去提前发现问题了。
其实这样做我心里也是承受了压力,谁不想像以前一样开心的一起工作,谁不想那种无话不谈的关系呢。
我每次都能从麦芽脸上感觉到我责问她所带来的那种压力,但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在想她能尽快的像一位策划那样去做事:
就是自己去发现问题。
我们关系有一段时间比较疏远,不再像以前一样会走的很近或者无话不谈。虽然麦芽有时候还是大大咧咧的跟大家开着玩笑,但绝对不会像以前一样跟我一起吃饭时还会说说公司里面的八卦。
这些其实不重要,因为后来我已经很少会从页面里面发现一些基本的问题了。
这些问题,都在我发现之前,被麦芽给解决完了。
当问题越来越少,我对麦芽的挑刺机会也几乎没有了。再加上麦芽能力的起来,能让人感觉到她身上的自信在增加,以前她也是自信的,但那更多来源自性格。而现在的这种自信,是来自独立发现和解决了很多问题所带来的。很奇妙,我们的关系又开始好了起来,可以经常一起讨论策划丶方案的事情了。
这时,我才开始了第三步。
把曾经从红茶微凉丶弱丶破丶孤山飞雪教给我的一些策划思路丶策划方法慢慢地给到她。现在,除了红茶微凉外,在自己的小团队内部,终于也有个人可以跟我一起讨论思路和方案了。
可能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讨论还没到很专业的地步,不过和已经逐步独立起来的麦芽一起讨论问题的好处在于:当我们开始有些结果后,麦芽已经可以独立去安排整个策划执行了。
虽然麦芽能独立地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了,不过有时我还是感觉少了一点东西。
后来,我发现少的那点东西叫做:
买家体验。
可能麦芽以前直接接触销售比较少,对于如何把握买家的体验总感觉少了点.因此,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她比较多的还是在解决一些页面或者文案的表面问题上,而在这些表面问题背后的买家浏览习惯和购买心理,就经常被忽略。
比如,在109元主推款的宝贝页面关联了99元的其他款;在月销5000件和500件的宝贝页面都放了同样诉求高销量的素材;一批产品详情页的模特图没加模特信息也没发现;等等。
“一位策划,最基础能力就是能第一时间站在受众的立场来看自己的成果。”弱曾经这样跟我说过。
举个例子:当你以一位买家的身份在浏览一款包包的模特图时,你肯定会想到:这个模特到底有多高?以我的身高背着这个包的话大概是什么效果?如果模特图没加模特信息的话,这里一些对自己的身高没信心的买家可能就会很迷惑,甚至会因为疑问太多而直接离开。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以为自己明白了“站在买家的角度”的道理,不过直到2年后的今天,才算有些感觉。
我当时也问过孤山飞雪这个问题,想知道为什么站在买家的角度看问题会那么难?怎样才能做到像买家一样看问题?
“难,是因为很多人只顾于炫技,而忘了初衷。”孤山飞雪说。
我点点头,大概明白飞雪所说的意思。
你的所作所为,初衷就是影响别人。
“那我怎么才能做到像买家一样看问题呢?”我接着问道。
“静下心来,再回头看看自己的东西,听听内心另外一个声音怎么说。”孤山飞雪说道。
有点像禅语,我等着孤山飞雪继续跟我解释,但是他就是重复跟我讲这个。
可能他觉得就算告诉了我怎样才能做到像买家一样看问题,但这种感觉的掌握依靠的是日复一日的锻炼,而不仅仅明白了一个道理就能马上做到的事情,想让我自己去掌握吧。
那时我觉得这个是要训练才能掌握的,而且我确实也这么做了。
就是先按自己的思路想好一个解决方案后,然后再让自己站在买家的角度审一次。时间一长,慢慢的也有了感觉。
不过直到今天,我才终于明白了飞雪所说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位有着几十年消费经验的买家。在我们策划时,审视自己的稿子时,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听听自己这位有经验的买家的反应和声音就行了。
想想也是可笑,以为要靠不断训练才能掌握的一个技术,其实就一直藏在自己的身上。
相关标签:
在淘宝从零开始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