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淘宝产品排名权重构成,在众多淘宝商家眼里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事情。当然这个也当属于淘宝搜索引擎的核心机密,一般也就是核心团队的若干核心成员所知晓具体的细节。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字面意义纠纷,事先解释几个名词很有必要,免得引起大家理解上的偏差。主要是三个名词;高频词,很多人叫做热词、大词,我暂且称之为高频词,指每天搜索量比较多的词,每个行业对高频词的划分不一样,这个主要看自己所在行业搜索词分布情况。
中频词,顾名思义每天搜索量在高频词之下,但也有非常不错的搜索量,这类词往往数量上比高频词多很多。
长尾词,这个最好理解了,搜索量不多,但比较精准的词,注意长尾词大部分是精准词,反过来精准词不一定是长尾词。
揭开产品权重的面纱
对于淘宝产品排名权重构成,在众多淘宝商家眼里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事情。当然这个也当属于淘宝搜索引擎的核心机密,一般也就是核心团队的若干核心成员所知晓具体的细节。至于前些年“某某七”连续几个文章教育卖家要做好服务啊、产品质量啊,什么商业本质啊基本上都是哄骗小孩的鬼话,说了跟没说一样,装神弄鬼一番搞的大家云里雾里。
这个星球上即使再牛逼的系统,也是码农写出来的,既然是码农写出来的,背后一定是有非常具体的逻辑、规则、或者相关指标。淘宝的某些技术确实可以傲视全球,但就搜索引擎排序方面的人工智能,还没发展到系统可以快速学习高度进化的程度。即使有非常不错的学习能力,大家别忘记了,淘宝是个商业平台,无论如何必须满足商业的目的。诸如“xx让生活更美好、解决xx人就业”之类的话,只不过是让商业顶着一个道义的帽子而已,大家呵呵就行。
产品排序权重指标从大体上两部分构成,店铺整体权重+产品本身权重=产品权重。让我们再把这个公式继续细分下去:店铺的权重=服务水平+店铺体量+交易活跃度+其他很多指标。产品本身的权重=产品的销量+交易质量+其他的指标;交易质量涉及到客单价、点击率、转化率、停留时间这些;其他指标比如上下架时间、产品增长性等;产品的销量分为近期销量、中期销量、长期销量。
产品的销量=关键词销量+活动销量(站外、站内)+其他销量
我们把上面的公式大概的全部展开一下:
产品权重=(服务水平+店铺体量+交易活跃度+其他很多指标)+(( 客单价+点击率+转化率+停留时间)+(上下架时间+产品增长性)+( 近期销量+中期销量+长期销量))
以上权重构成仅仅是方向性的,淘宝实际的指标构成远比这个要复杂,而且个个细分的指标对于产品整体权重的贡献率又非常的细微。淘宝从初期的单纯几个指标慢慢的发展到几十个、到目前可能上百个指标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这个公式的过程,比如取消活动销量权重、不断降低销量权重、加大店铺服务水平权重等等。
大家看到上面一系列指标可能瞬间感到淘宝已经不再美好,对于SD也失去信心。回到上面的话,淘宝既然是商业,那么几个商业相关的指标贡献度不可能降的太低,否则就背离了商业的初衷。我之前的文章也说过,店铺必须SD,但店铺本身功底决定了最终能走多远。从上面的一些来公式推导,也可以辅助证明。
接下来我们再细说产品销量这个指标的细分:
产品销量=关键词销量+活动销量(站外丶站内)+其他销量,活动销量和其他销量不计入产品搜索权重,我们不详谈。但别忘记了,店铺整体的权重也会累计到单个产品,只是贡献度可能比较微小。
关键词销量=A关键词销量+B关键词+C关键词+………,每个关键词销量又可以细分为近期销量、中期销量、长期销量,这下大家明白为啥不要经常更改标题了吧。
SD关键词规划节奏
SD的关键词规划节奏其实与前些年标题优化的节奏类似,如果不同标题优化节奏的建议去淘宝大学学习几天。基本上是遵循从长尾词过度到中频词再发展到高频词的过程,每个行业每个店铺对这个成长过度的节奏不一样。作为淘宝的运营和推广,掌握淘宝一些常识仅仅是基础,能结合行业丶产品特点制定有效的运营节奏才真正牛逼。所以我们看到小运营年年换行业换店铺,大运营换店铺但极少换行业。
新产品标题前期多安排一些长尾词,这些基础知识想必大家都清楚,只有长尾词竞品数量少才更有机会给到展现。注意是展现不是流量,产品本身竞争力不行通常有展现没流量,淘宝认为给你展现真特么浪费,这不是阻碍老马从china首富变成world首富的节奏嘛。淘宝上很多博眼球的图片其实就是博点击率指标,有了点击后面的成交啊才有可能呀。
SD孵化期大概一周
前期新品以长尾词居多,然后进行少量的SD,不用担心这个时候淘宝查你,刚刚出生的小猪仔拳头大小没肉。注意,不查你并不代表可以乱来,模拟真实成交的样子要做足。对于新品来讲,初期产品本身的相关指标贡献度较大(系统没有历史指标考察,只能加大产品本身的指标权重贡献度),SD的效果会比较明显,这个SD过程大概持续一周上下。一周以后的表现为,长尾词排名相对靠前、中频词排名逐步提升、高频词仍然不见踪影。
SD观察期大概一周
经过上个阶段的孵化,宝贝的状态表现为长尾词排名相对靠前、中频词排名逐步提升、高频词仍然不见踪影。接下来产品标题逐步替换一些中频词,SD关键词计划方面以中频词+长尾词为主,并且SD量要比上周明显增加,告诉引擎我特么增长很快,多给我一些权重(引擎对你呵呵,特么才十几天算个毛线)。具体怎么划分得结合产品和行业,多看看量子。这个时期多观察产品关键词的落地情况,及时调整一些没流量的长尾词。大概两周后的表现为中频词波动较大不太稳定、长尾词排名不太稳定、高频词排名逐步提升。
中频词沉淀期大概一周
经过前面两周的持续加码SD,标题方面已经过度到中频词和长尾词,中频词排名不太稳定。那咱们上阶段确定的中频词这时持续加码D,观察中频词的排名情况,琢磨关键词成交量与排名的相对关系。中频词竞品比较多,排名相对稳定需要较大的销量拉动。这个阶段能整理出一批排名还行,流量还行的词,往后持续加码D,长尾词保留一些有效的就行。3周后一般中频词会有相对稳定的排名,高频词会逐步上升,最好这个时候偶尔辅助一些高频词SD,为后期排名做准备。
稳定上升期持续螺旋
经过前面三四周,产品本身的初期观察基本完毕,接着把上阶段沉淀下来的词每周加码持续螺旋D就是,SD词方面逐步过度到高频词+中频词。这个时期长尾词排名可以靠产品本身的权重带动,不太需要关键词成交叠加权重。但是中频词和高频词非常需要关键词本身的转化销量来带动权重,越往后期店铺整体权重对产品权重贡献度逐步加大。这个时候如果店铺本身的其他指标不太健康,SD能带动的权重会不太明显,SD方面的投入产出比非常不好。做好店铺其他内同带来的权重提升,再叠加SD本身对产品权重的拉动,增长性会更好。SD可以把店铺带到腰部,但要迈入TOP,店铺本身的内功非常重要。除非你SD销量远远大于同行,这样不仅风险增加了,成本也受不了。
以上几个阶段的SD节奏控制,仅仅针对大部分店铺而已,也是相对稳健的节奏。毕竟不同的店铺可调动的资源不一样,每个人操盘的激进程度不一样,很多特殊的案例不在讨论范围内。
间歇性与渐进性SD对权重的影响
从前面的产品权重指标公式可以看出,产品的成长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对于新品来说。那么我们来开开间歇性SD对指标的影响,A产品过去一周销量都比较不错,影响的近期指标和成长性指标是正向的,权重会叠加。中间停了几天或者一周,那么中期销量肯定受影响,成长性指标也受影响。搜索引擎一看,不对,这小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没法持久啊。自然也就没法受马首富的欢迎了。
那么持续渐进SD呢,我们看看成长性这个指标,过去一段时间内都能维持一定的成长性,近期销量稳定、中期销量稳定、长期销量稳定,并且是稳中有进。对于平台来说这种据对属于优质产品啊(店铺其他指标同步优化),权重必须的高。
好吧,无论是间歇性还是渐进性,SD总的有个头是不。这个就要看各所所在行业的环境了,比较龌蹉的行业,这方面还真没个头,比如某记录仪。如果在相对“纯洁”的行业,把产品推到第一页稳定排名以后,如果产品本身的竞争力非常不多,那么自然真实流量带来的持续增长足以把店铺推送到很好的位置。如同发射火箭一样,前期突破大气层需要很大的助力,到了既定轨道以后自然同步轨道了。产品的排名也是一样,前面几位占据了大量的流量,占据了就有红利,但过程很艰辛。
相关标签:
看准关键词就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