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家在拼多多上开店以后,经常会抱怨自己的店铺被莫名其妙的被罚款,久而久之被罚款的商家多了,就传出了拼多多罚款严重的说法
并不是小编为拼多多辩解,很多新手商家在没有了解平台规则的情况下,就开店,在运营过程中是非常容易触犯平台规则的,而且罚款罚的也是相当懵
换句话讲,其他平台的商家也会有违规的情况,和那些降权,限流封店等处罚相比,罚款已经是对商家很好的照顾了
有时间把问题甩给平台,不如好好读读规则,想想自己为什么被罚款,又该如何规避
今天小编就给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新手在拼多多开店经常会受到哪些罚款,又该如何规避
想要避免违规的前提就是先要去了解规则
第一、 延迟发货类罚款
延迟发货是一些新手前期最容易犯的错误,尤其是无货源商家,在货源方面还没有稳定,没有做好充分的后续准备,会因为单个商品货源问题导致延迟发货
虽然不是商家的错误,但带来的后果却需要商家自己承担
1、 处罚类型
(1)常规类目的商品——成团后48小时内(两天)未发货——每单3元
(2)直邮类目的商品——成团后120小时(五天)未发货——每单3元
(3)直供类目的商品——成团后168小时(七天)未发货——每单3元
(4)预售商品——成团且商家商品规定发货时间内未发货——每单3元
规则规定:
商家产生发货延迟处罚时,拼多多平台将按照3元/单的标准自商家店铺账户保证金及或货款余额扣除对应的消费者赔付金,并将同等金额以50年有效期的无门槛现金券形式补贴给所对应的消费者
解决方法:
随时查看商品发货动态,尤其是无货源商家,要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要有多个货源商作为补充库存,另一方面在察觉到违规产生之前,联系消费者通过客服的方式,退货,换货,赔付等方法私下解决,在平台检测到违规之前处理掉
第二、 商品缺货类罚款
缺货罚款看似和延迟发货很像,但平台内部会根据真实情况判断,并且处罚的力度也会相当重,最重的处罚可能会导致封店,这是很多商家都提前预习过的
1、 罚款类型
(1)商家主动联系拼多多平台或消费者告知无法在发货时限内完成发货
(2)订单发生延迟发货后3天内仍未发货
(3)作虚假发货处理的订单在上传物流单号后5天内仍未真实发货
规则规定:
自然年内一次缺货罚款成了——警告相关店铺
自然年内两次以上五次以下缺货罚款成立——店铺全部商品移除资源位,禁止上新,上架,移除广告,处罚为期三天
自然年五次以上缺货罚款成立,存在严重缺货,缺货不报等情况——平台暂停支付店铺全部资金,解除店铺协议,终止合作
解决方法:
它的解决方法和延迟发货很像,但是它的罚款更为严重,很多商家在遗落缺货的情况下,都会投机取巧的把处罚变成延迟发货处罚,但随着检测力度增强,这种方法不适用了,面对缺货的情况,还是要商家自己注意,及时下架补充,绝对要避免这种问题
第三、 虚假发货类罚款
虚假发货罚款通常出现在SD和物流问题,当然SD是最容易出现这种问题的,SD流程不正确导致,物流问题通常是消费者投诉导致,平台会判定你为虚假发货,很委屈但实际上还是自己在运营中不完善
1、 罚款类型
(1)上传物流单号后24小时没有物流揽件消息
(2)物流揽件后,24小时内物流信息没有没有更新信息
(3)上传物流单号后24小时内物流揽件,单存在多条异常重复揽件信息
(4)上传的物流单号对应的收件地址与消费者订单显示所示地址不符
(5)上传物流信息异常或消费者在发货后合理期限内没有收到所收商品
(6)买家通过客服投诉店铺虚假发货
规则规定:
自然年一次虚假发货罚款成立——全部商品从拼多多首页及活动资源位下架,不得上新品,并且禁止申报活动,为期3天
自然年两次虚假发货罚款成立——同上限制,但为期变为7天
自然年三次虚假发货罚款成立——商家店铺在售全部商品下架15天
自然年四次及以上虚假罚款成立——商家店铺在售商品全部下架30天,平台警告并有视情节严重有权解除协议,终止合作
利用虚假发货损害了平台声誉影响严重——平台暂停支付全部资金,解除协议,终止合作
解决方法:
可以看出,多数出现虚假发货的情况,都是SD导致的,而且都是平台检测出来的,因为物流情况出现的虚假发货,不常出现,就算出现了,通过官方渠道提交证明,也是可以让虚假发货不成立
另一种情况就是消费者投诉虚假发货,如果是碰上恶意投诉的消费者,平台会审核豁免你,但如果消费者没有作假,你就要找到自己的问题,是物流出了问题,还是你自己对信息处理的不完善
前提是避免SD就行了,冒着封店的风险去SD,不如想一下怎么抓住平台自然流量
在平台开店,如果你不走投机取巧的路子,平台会维护商家的利益的,当然我们也要自己了解平台规则,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操作,给自己的店铺带来隐患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