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跨境电商,自然都会取一个英文名来作为海外市场的品牌,该怎么给自己的品牌取一个能够让外国人都记住的英文名呢?如果你想了解这一点,让九头蛇电商在这篇文章当中教大家应该怎么做吧。
我在命名系列的开篇文章里讲过, 名字是为了让人记住,甚至难忘。那这一切的基础不就是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吗?或者说找到一个名字可以扩展你产品属性。
在很多行业里,或者说大部分需要把 logo 印在产品明显部位的行业里。
八成的品牌都选择了英文名,你可以环顾下周围,手机产品上由清一色的英文字母构成的 logo,服装、美妆品牌里也几乎是同样的英文 logo 当道。
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答案基本是这样的的两个方面:
1. 有个英文名的 logo 会让人感觉到品质。
2. 纯英文的品牌 logo 在产品的视觉呈现上更显优雅。
最近大热的纪录片《美国工厂》,福耀还是叫 Fuyao,也看了一本关于中国企业走向西方的书籍《China goes west》。
放眼望去,企业品牌拥有一个英文名似乎已经成为必选项。因为我们正在走出国门,甚至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
可口可乐、耐克、欧莱雅、海飞丝、高露洁诸如此类的外来品牌,来到中国之后,都给自己安上了一个寓意很好的中文名,也让他们各自的产品深入人心,回绕在我们耳边。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名字都很好地从中国文化出发,接地气且易传颂。
如同那些西方品牌当年进入中国市场给自己取中国名一样,我们有没有给自己的品牌取个适合英语语言环境,并且含义恰当的名字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真的没有做好。
Fuyao 对于美国人来讲,并不是一个英文单词,所以很难理解它内在的含义,并且拼音本身也不利于西方人传播。
就像 HUAWEI也一样在国际市场上带来了不小的发音困难。但话又说回来,它们终究还是汉语拼音,并不会产生误解。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品牌存在着那样的问题:绞尽脑汁搞出来一个英文名,但却只是看起来像是个英文名,并非真正源于英语,产生理解上的误差,或者降低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好感。
华为曾在北美地区出过一条收集用户错误发音的视频,看来官方也意识到发音问题对品牌产生的困扰。
当然,现实中,还有一批有实力走出国门,去到国外市场的中国品牌,它们中的多数都是早年从中文名开始经营,然后以中文名的发音来找到一个由音译而来的英文名。
这些英文名最大的问题是:也许外国人还能勉强发音,但的确没有给目标市场的外国消费者建立任何理解或是记忆上的便利。
而反观可口可乐、宝马、奔驰、高露洁这样的产品,却丝毫不缺乏中文环境内的意境,甚至与产品结合的时候,中文名和产品属性高度契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