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BD是自淘宝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产物,也是业内默认运营推广的必备手段,但是近年来淘宝对BD的打击力度空前。作为一名有六年经验的从业者,笔者大胆地预测一下——淘宝BD是不是到头了?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本文所说的淘宝BD是指大量虚假交易D排名的作弊手段,至于新品上架D几单评价这种行为,我们在这不做讨论。
下面,我将从淘宝“能不能”和“想不想”终结BD,这两个角度进行论证。
能不能?
答案是一定能!前段时间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例子已是最好例证:
AMH官方旗舰店(韩都衣舍旗下子品牌)前段时间被全店下架,至今仍未恢复,感觉已经凉凉。BD成风的饰品、印D品、服装定制等类目,TOP20的链接一夜之间被片杀,整个类目都恢复了出厂设置。
有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一次淘宝稽查系统升级,BD技术也会进行一轮革新。从用小号自己D,到虚拟机+vpn的工作室,再到通过平台、QT、YY组织的人海战术,进而演化到鱼塘和地推,淘宝BD“技术”一直在进步。 但是这次真的到头了,主要原因在于——可改进的空间小、成本高。
BD是一场模拟游戏,作弊者需要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成交,以期望能骗过稽查系统。但是随着淘宝稽查系统的成熟,BD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而BD有个永远绕不过去的命门—— 购买逻辑。下面我们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1.多平台BD
算上快递费用和天猫扣点,现在安全BD的成本已经高达20元/单,直接给到D手的佣金在8元/单左右。D手接单的动力来自于赚钱,因此不会只忠诚于一个接单平台,多平台接单才能最大地满足赚钱需求。
2.黑号萌生
我见过最夸张的D手,他的淘宝帐号一个月买了500件商品,其中有30单是吊灯,这是活生生的房姐呀。偶尔一段时间也就算了,但是他过去一年买了3000件商品,消费总金额达到500万,现实版的败家娘们,也是运营所说的黑号。
3.黑号扎堆
黑号不一定会触发稽查系统,否则我把这些败家娘们包养下来,看哪家店铺不顺眼就可以随意去攻击。然而,淘宝不能忍的是,在你家店铺的成交里面 有一堆的败家娘们。如果有,嘿嘿,那就不好意思了,体检中心见。
想不想?
其实这已经不是个问题,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从历史规律来看,淘宝打击BD都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去年3、4月份和7、8月份经历的这两波严打,跟三年前打击虚拟机BD的手法是一样一样的。每一波打击的力度都逐渐增强,从删除销量和评价,发展到降权,再到扣分,最严重的就是直接关店。BD找死,不D等死? BD大限将至,且D且珍惜!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淘宝的稽查系统一直在升级。如果淘宝不想打击BD,那几年前的BD方式为什么会销声匿迹?
潮水即将退去,你还敢裸泳吗?
广告时间
从BD模式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个时代的更迭,都伴随着买手在数量上的升级:
职业D手时代,全国大概有 十万级别的买手;
兼职D手时代,全国大概有 百万级别的买手;
下一时代呢?
我认为 BD和返利会融为一体,D手和真实顾客的边界逐渐消失,这样才有机会达到千万级别的买手用户量,进而突破现状。
站在需求的角度分析,只要流量分配机制不做大的调整,提高搜索权重的需求就不会消失。淘宝稽查系统的升级,会倒逼出新的BD模式。
重头戏来了,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后BD时代”的先行者 —— 搜货网。
在购物流程上,搜货网跟BD平台类似,买手都会通过搜索关键字的方式找到目标商品。 区别在于:搜货网的买家并不为佣金,而是真心想要对应的商品。卖家无须支付佣金,只需要给买手一定的现金折扣,并把商品照常发出。
对于搜货网的模式,可以这样去理解:卖家以亏本销售的方式换取搜索权重,买家以搜索商品的时间成本获取高性价的商品。
商品局限性:成本低&大众化
真实成交是搜货网模式的一大突破,但也限制了前期的招商范围。在买手用户量突破百万之前,这个模式 只适合于成本价30元以内的大众化商品。
从目前搜货网的情况来看,有1000+的在线商品,其中30%免单兑换,95%到手价为原价的三折以下。
分享一款搜货网的在线新品:
推广商品:小葡萄化妆D10支套装
推广价格:0.99元
推广总量:637单
月销量:1000+单
推广周期:36天
虽然搜货网还在成长期,但在安全性方面已然是跨时代的产品。
如果各位卖家的商品对口,可以大胆去做第1001个吃螃蟹的人。对接人的微信在下图,小编只能帮大家到这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