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纯粹而疯狂的电商竞争中,海量的用户就像等待开采的黄金。但在存量时代,各大电商平台的用户增长快要触及天花板的背景下,对互联网知之甚少的银发群体,正在成为电商玩家待开垦的“处女地”。
正如就在重阳节,淘宝为方便老人买药,上线了“拍药瓶即可买药”功能;京东快递推出了行业首个“适老寄件”服务;
阿里巴巴启动“助老打车”计划,将在300多个城区建设1万座暖心车站;叮咚买菜也宣布将推出“适老年”版本……
如今各个电商平台争相“适老化”成了新兴的潮流。
从数据上看,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60岁以及以上的老人,约有2.54亿人。而到2020年3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9.04亿,其中60岁以上的仅占6.7%,这也意味着当时有近2亿的老人是不上网的。
然而,想要真正撼动这个偌大的银发市场,并没有那么容易。
例如,如何才能真正洞悉老年人的需求痛点?
“现在的世界发展太快了,我才刚学会使用微信,马上又出来了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好不容易看到一点希望,结果更新的事物就出现了。”
发出这样感慨的,是一位50后的退休教师宋先生。教书育人了一辈子,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他认为自己相比于同年龄人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现在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微信,但碰上像共享单车、手机支付存钱等稍微复杂一点的操作,他便有些力不从心,只能向身边的孙女“请教”。
作为知识分子,宋先生尚且需要在帮助下才能完成年轻人一两秒便可完成的操作,而那些文化程度不高、或是独自一人生活的老人又该怎么办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