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成功?但阿里方面可能无法给出合适的条件让腾讯松口。
虽然“腾讯惠聚”目前推出时间不长,还没有用户量、平台交易量等官方数据流出,在售后和物流等方面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但是从腾讯推进电商业务的步调来看,它并不急切,广告投放和宣传也都很克制,内部应该还在摸索合适的服务模式。所以短期内,腾讯不会向外寻求合作。
从长期运营来看,腾讯在支付、物流、商业端和大数据等领域也都有所布局,几乎没给阿里巴巴留出渗入空间,给它提出条件的机会。不过有消息称,淘宝特价版为了成功上线微信小程序,会在APP端开放微信支付,但可能也无法打动腾讯。
从服务场景来看,淘宝特价版和拼多多、京喜相似,而因为合作关系,微信支付已经打通了这两个场景的支付渠道,从而对该范围内的用户也已有所覆盖。所以从交换条件来看,淘宝特价版开通微信支付并不足以诱惑腾讯向其开放微信流量。
至于外界争议的垄断,目前也是不涉及的。微信内部的内容安排上升不到行业垄断,腾讯拒绝淘宝特价版的小程序申请也算不上对淘宝特价版的惩罚,这也许只能跟“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挨点边。
而从目前腾讯方“不予置评”的态度来看,淘宝特价版这次的小程序申请最终大概率又会落空。
电商下沉不能只靠“特价”
至于阿里的获客危机,此次能在大范围内引起讨论,或许是一次很好的平台宣传,但并不足以有效地进行销售转化。阿里要想收获新的流量,还是要找到自己的问题根源所在。
淘宝特价版的推出意在下沉市场的流量,但下沉市场最看重的商品特性是“实用”,而不是“特价”。大部分消费者不会持续购买廉价但没有用、或者品质只能维持一两次使用的商品,这是花钱更多的消费习惯。而且为了避免因为信息识别不明买到无用劣质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跟随KOL的推荐去购物,而聪明的KOL为了营造口碑也会尽量推荐优质商品。
而淘宝特价版此前推出的“一元节”活动,利用阿里的供应链优势将商品低价做到了极致,但产品却并没有收到很好的评价。不论是迷你纸巾、薄透打底裤、还是漏水漏电的电动牙D,都被归类于“无用雷品”。而售卖这些“雷品”的平台自然无法吸引消费者进行持续消费,也无法依靠口碑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
所以,没有实用价值的商品才是造成平台获客危机的根源,也影响了用户进行消费升级,更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消耗和浪费。而不重视商品的实用价值,只以“特价”标签打入下沉市场的淘宝特价版和京喜,目前也都没能获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社交+内容”是刺激消费的有效方式,淘宝特价版如果能成功上线小程序,是可以分享微信通过社交和内容积累的流量。但如果不严控商品,继续纵容图片与实物不符、骚扰客户要好评这类销售行为,平台的流量只会进一步流失。
从目前阿里电商业务的处境来看,它仍是消费者在消费时的重要一环,以前进行的种种促销活动也让它深入渗透到了消费者的生活中,所以与其对标对手争夺同类流量,不如优化平台建设,通过释放平台价值吸引更多用户。
比如,在淘宝平台上基于商品交易搭建“社交”网络的逻辑是完全畅通的,而且相比其它平台,淘宝有更为优质的土壤让“种草”、“同好交流”等社交内容产生,争取下沉市场也完全可以通过在淘宝内部打造集群来实现,而目前淘宝只是欠缺合适的运作和契机让用户对这种交流产生依赖。
而要让用户产生依赖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赢得用户的信任,这或许才是阿里在运营电商业务时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