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一说起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做粉丝,加粉丝,想方设法引起别人关注,以为这样就是做社会化媒体营销了。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理解。前面说了,在互联网上,人群是呈兴趣来聚集的,不同的兴趣,吸引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爱好和需求。
所以,商家想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商业利益嫁接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项目做受众属性上的匹配。
这个也就是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定位。
做社会化媒体营销一定要先有项目,然后找到切入点,再去找跟自己项目基因相匹配的受众。
只有这样,才是利益最大化的,哪怕动作对,只是顺序错了,收益都无法做到最大化。
比如说,先有粉丝,然后根据粉丝属性去匹配合适的项目,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社会化媒体营销现在来说,应该还算是一个新的概念,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名词。但大家都处于一般般的理解阶段,而很少有人去深入理解。
据我个人的观察,就前面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发展,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最开始,大家都没有想好商业化运作,那个时候,都是个人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泡在网上,然后引来一大帮关注。
大家只是沉浸在简单的小虚荣心被满足之后的快乐里,而没有想那么多。或者,干脆就是一些互联网公司为扩大知名度的粗暴水军行为,运作非常之粗糙。
最先的一批网络达人,基本是在BBS上,也就是现在说的论坛里成长起来的,后面才是博客,微博,微信。
他们没有定位这个概念,但是,奇怪的是每一个做出影响力的人,他们的网络行为,天生的具备强烈的定位属性,个性鲜明,爱憎分明,每人都拥有一大群拥护他的人。爱他的人爱死了他,恨他的人,见他就骂。所以,在网上,经常是刀光剑影,板砖横飞。有单挑,有群殴,热闹非凡,让人流连忘返。一大批强悍的意见领袖就在这样的野蛮环境里成长起来了。
但是,当时的这些网络达人和意见领袖实质性的利益都很少,大不了当当打手,做做公关,收点小红包。混混小弟的饭吃,骗骗小妹的野炮。就这点好处了!
后面随着电商的发展,随着支付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网络商业环境的改观,大家就开始做商业嫁接了。
这个时候,大家的粉丝质量就分出高低了。最没用的粉丝就是那些关注社会政治领域的小公知的粉丝。争起大是大非来,一个个鸡血漫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天下英雄都不在眼里。说起钱来,一个个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低能儿,能有方便面过日子就当是过年。再说,他们的心思都用在发泄心里的不满去了,都活在精神的世界里,物质层面上当然无能为力了。所以,小公知尽管粉丝众多,但是对接商业利益,饭都混不到一碗。
相反,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些生活达人,小领域意见领袖,却捞得脑肥肠满。有些人也拥有有效粉丝,适合做商业利益嫁接,但由于没有商业素养,又想简单利用自己粉丝的力量,在做项目选择时,一动就会犯错。比如说,大家都看到太多的明星在淘宝开店的,但真正开好的没几个。按理说,她们的粉丝是有质量的,也有忠诚度和支付能力的,但是就是不买她的帐。具体的例子我就不说了,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很多,我只说里面的原因。
这种情况别要说会发生在没有商业能力的名人名星的身上,就是天天在说商业大道理的人,也会犯同样的错。比如说大家都熟悉的某**大师。开始发**方面的内容,引来一大帮做**的粉丝,然后嫁接**猎头生意。但是好象不太满他的意,然后他开始做生鲜**了。20几万粉丝,还有一大帮朋友推,大家看看效果如何?反正最开始是不行的,他的粉丝是没用的。如果后面可以,那也是后面的再努力和重新调整的功劳,绝不会是他以前粉丝带来的成就。没有即时号召力的粉丝,是假粉丝。
再到后面,真正的职业杀手进入了社交网络,提出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概念。
他们的恐怖威力就开始展露出来。这里面突出的是小米,老罗的锤子和雕爷的牛腩烤串美甲等。他们都有一些共性,那就是先立项目,然后去匹配自己的精准受众,再然后形成病毒式传播。
当然,你不能绝对化,每一个成功启动的人,前面都有一些粉丝,因为没有深刻的互联网理解力,他们也做不成那事儿。也没有那意识。
雷军就是地道的互联网人,雕爷早早就是天涯的达人,老罗也是网络名人。但是,决定性的都不是前面的,而是立项之后的真正发力运营。
这期间,也有一些新秀出现,如马佳佳,卖烧饼的,他们的互联网行为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相当量级的实力项目,失败也是正常的。然后,大家看看他们的运作,绝不是海阔天空乱来的,而是围着自己的核心项目反反复复做传播,做互动。
这里面最突出的就是小米,一块不锈钢板都能被他说出花来。老罗也一样,只围着他那个鸟锤子说理想说情怀,拼命说,天天说,变着花样说。只有雕爷有点天马行空,有点不务正业地胡说,但是他手下的团队是很聚焦很集中的。
他们的网络行为是有预谋的,知道哪些可说,哪些不准说,怎样说才好,怎样做才吸引眼球。紧紧围着产品和品牌说事儿。而决不会去说那些不相干的天下大事。人都是天马行空的,如果没有限制,肯定会胡做非为。
而有了明确的定位,只说哪些事儿,用什么方法什么风格去说那些事儿,丝丝入扣配合着自己的商业项目去说,那么引来的受众,都是对自己的企业自己的人自己的产品感兴趣的人,而避免在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人身上花精力。这样花出去的精力也是高效的,很容易做利益回收的。甚至当这个精准受众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会产生台风一样的聚变,连本不属于自己的属性的人,也有强大的引导效果,结果就是他们不关心你的企业你的人你的理念,却会跟风购买你的产品。人云亦云夸你好,甚至把你神化掉。
在这种职业化专业化的操作后面,产生的效益也是惊人的。比如说,从这次双十一小米和锤子手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所产生的能量真的好惊人。在社会化媒体营销领域里,个人素养最强的就是锤子的老罗,一个人,一支笔,一张嘴,几乎可以秒杀千军万马。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社交媒体,没有互联网,老罗就有可能只是一块废柴。因为他多嘴,张扬,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不受待见的类型。但有了互联网,有了社交媒体,这个人就可以力敌千军。
先有粉丝后再做商业对接和先有商业项目然后做精准社会化媒体营销,两者之间获利难易程度的差别。
某个微博红人!以知名度来说,应该不会输于老罗。但在商业开发上的能力会有多大差别呀!老罗一声吼,降价,双十一天猫天开抢,手机第四。而他偷偷摸摸发点对口的软广告,赚点小钱,也被人骂个半死。这个就是差别。先有粉丝,后面哪怕再对接相匹配的商业项目,也会有偷情当小三的感觉。而先有项目再聚精准粉丝以后,卖东西就是拖着老婆的手逛街一样天经地义,别人不光不说你,还会说你是个好男人。
这也是我在朋友圈每次发广告,我的客人都很热情,说别的兴趣倒不是太高的原因。胖妞发服装照片也不会招人反感,因为加胖妞的人本来就是为了看胖妞的照片和衣服来的。东哥的耳机群,如果发真正的耳机优惠信息估计大家就鸡血了,跟他的粉丝说别的可能反倒不起劲。
在这里补一个错,我自觉不自觉又用上粉丝一词了,本意是不想用的,应该用关注的人更准确。这年头没有人会为你生为你死为你投海跳大楼了,动不动粉丝啥的未免太自恋了,同时也会不知不觉失去严肃的商业思维的习惯。
相关标签:
淘宝店家想过社会化媒体营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