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产品人群标签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一些产品的人群标签和产品本身的属性、受众人群差异较大,导致系统曝光人群不精准,一般会出现展现高、流量低、转化低、跳失率高这几种比较明显的人群标签紊乱现象。
也有一部分商家根本不注重人群,感觉自己花钱付费推广就肯定有效果,没效果就是产品不行或者出价不够,这种观点需要及时改变了;还有的商家有人群优化的意识,但己操作后发现还不如之前的效果,会觉得人群不易控制。
以上都是目前商家在人群标签上的问题,针对这些观念,我根据手上店铺情况,经过一个月直通车的调整,进行总结。先来看一下开过直通车后的流量情况:
了解受众人群
首先在调整优化之前,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产品的受众人群。
淘宝系统会搜集买家的购物习惯并且记录买家特征,例如女、25-30岁、淘气值8**、消费水平750-1049等等。
当这些消费者带着自身标签来购买产品时,就会给产品打上人群标签,如果这个标签和产品属性符合的话,那么获得的权重和手淘流量占比比较高,吻合度较高的产品,在同等出价、溢价期间,会获得更好的数据反馈。
反之,如果店铺内下单人群自带标签和产品属性差异较大就会导致系统给产品曝光方向出现偏差,进店流量需求较低,店铺转化持续下降。
下面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拉正产品的人群标签,以及推广时要如何调整。
分析打乱人群标签的因素
店铺如果按正常发展的话是不会打乱人群标签的,但是商家往往为了店铺前期的发展会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各种各样的推广。很多商家忽视了人群这一点,导致产品标签紊乱、转化一直提升不上来。
类似极速推、首页、淘金币等等推广方式,并不能说推广方式不好,它们带来的流量体积大,但缺点就是流量精准度不够,非常容易给产品打上错误的人群标签,做这些推广的时候需要持续优化产品人群。
其次影响最大的还是前期店铺起步、或者参与大型活动的时候,很多商家喜欢促销,折扣力度很大甚至冰点,销量比平时多几倍,这时候就非常容易打乱产品的人群标签。
假如正常一件产品卖69元,人群标签为50-100元,经历过一波促销之后会发现大多购买人群为50元以下,之后进店人群消费水平大多数也都为50元以下,商家再按正常价格出售,进店流量是接受不了新调整的价格,转化肯定会直线下降。
所以商家做促销的时候,尽量把握好单价幅度!
筛选人群及投放
人群划分
要知道人群也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类似开车时候关键词的一到四级词。
例如:“女”属于一级大词,那么“女,25-30岁”、“女,25-30岁,消费层级为50-120元”等等就属于“女”的拓展词,可以有很多组合。
一般测试可以先从大词开始,商家把所有适合产品的人群属性拆分为单个大词,设置相同溢价,开始推广,测试一段时间,周期根据预算来,得出数据以后就开始筛选。
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展现低
展现低的人群属性不予考虑,直接删除。因为本身就是大词,没有展现,用它无法组合成二三级词。
②展现不错但是点击率低、转化低
这类人群大多数是所谓的垃圾流量,就算进店也会拉低其他数据,并且实际付款少,弊大于利。
③展现不错、点击率一般、转化一般
这种词可以先不用动,继续投放看长期效果。
④展现不错、点击率、转化率反馈也不错
这类词就是此次筛选的目的。把这些一级词统计到表格里,之后用表格里这些词组合成多个二级词去进行投放。测试一段时间,之后分析数据,数据好的就从表格里面挑出一个词再和这个二级词进行组合,成三级词,进行下一轮测试。数据不好的就把二级词打散拆分,换成其他组合。
表格里的一级词是测试后筛选出整体反馈不错的词,说明还有拓展空间,只是组合不对,可以换几种组合重复尝试。通过周而复始的测试筛选,人群组合会越来越精准,最后得到几个数据反馈较好的三、四级人群组合。这个组合就是商家拉正人群标签需要用的人群组合,人群组合越多证明进店人群标签越精准。
注意事项
虽然三、四级词拉正人群标签较慢,但是精准!省钱!商家的目的是拉正产品的人群标签,精准的人群虽少,但对产品人群标签会有较好的修正。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产品人群标签符合产品本身的属性以及受众人群,系统展现曝光的人群就一定符合产品属性,对产品提升转化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产品人群标签稳定之后,商家也可以适当放宽人群要求,一般维持在二级人群,对产品影响不大(个别特殊类目除外,有些类目只适合一级词)之后商家上新或者发现标签紊乱,再次进行优化的时候,直接可以调用上述的各级标签表格,几乎不需要变动,省时省力。
本篇文章由生意参谋总结,转载请注明,并不得对内容进行修改~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