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做鞋类出口,生意还算做的可以。一直有想法做内销打造一个小类目的品牌。
2011年决定做的天猫,当你由于商标的原因没有申请下来。就先开一家淘宝店。当年就在温州下了订单做雪地靴 ,大概货值有50万。结果货回来就11月了。然后直通车开起来,基本是零星的销量。每天晚上两个人基本都加班,盯着后台和学习。但是收效不多,库存剩下很多。
2012年4月份,专营店申请下来了。我们开始上 我们的主打产品人字拖销售。因为自己是工厂,产品线不够丰富,也没有丰富其他渠道的产品。设计,运营还是一堆问题。我们找了一家代运营的公司运作,那真是郁闷啊。这家公司基本是坑人的,应该代运营公司坑人居多。不过我们也没有报很大希望,毕竟是代运营公司。我们合作之前,就是抱着一个目的,学习和认识一些本地同行圈子。学习的目的还是坑人,现在想想不怕没有没功夫,只要你敢吹。倒是认识一些同行,这个也是一个收获。人字拖季节很短,到了秋天基本就开始淡季了。
2013年这个时候我们排名开发新款,产品肯定网内没有同款,质量和款式基本按照国外潮牌的标准。甚至超过很多品牌。心想产品差不多够了,开抓设计和运营。但是招人又是很头疼的事情,一直没有好的运营。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把运营当成救命稻草了。觉得好的运营来一个,店铺马上就有救了。
2014年,设计和运营都到位了。还是那句不怕没有本事,只要你会吹。还有很可怕的就是,团队之间的气氛和协作开始出现问题。运营销售做不起来,开始埋怨其他人员的配合。其实这个团队我们很明确是运营总负责人,有取用员工和开除的权限。后面发现运营直通车开不清楚,SD找不到资源。果断8月份就把运营开除了。自己抓,反而销量上来了。
2015年,天猫规则变化很大。我们感受的是 自己好像一艘小船在大海,非常没有安全感。
我放弃的理由:
1 整体网购的购买力在下降,或者说天猫淘宝的购买量在下降。大家问问身边的朋友,便宜货去淘宝。价格高点的 去哪里买?甚至一些白领根本不淘宝。
2 客单价低,这是客户的层次决定的。天猫现在限制门槛,招商定向。应该是最后一搏,网络经济不能当饭吃。这句话大家想想。电商和线下渠道的平衡,可能个别品牌可以做得好,有所倾向。淘宝最需要的就是扶持淘品牌,做强淘品牌。线下大牌永远和淘宝只是短暂的婚姻。
3 运营成本非常高。举了例子,实体店应该现在和天猫差不多成本。但是天猫还要推广费用,买流量,这是无底洞。另外,天猫一天不推广给你多少流量,大家可以算算。这个运营成本非常高。
4 心很累,做天猫淘宝操心的东西 比做其他生意累很多。天猫是金字塔,谁上去谁挣钱。上去很难,下面很多。
将来的定位:
1 分销
2 京东 维护品牌
3 线下渠道为主
4国外零售分销
最后个人感触:
中国不注重知识产权制造业必死 淘宝让制造业雪上加霜
危机就是转机 机会。重新定位 找到模式。
网络经济不能当饭吃。不否定胜则为王。自由评判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